close
8月18日,天氣還是很熱,小白的腳已經骨肉分離(指數5),應該是那天杭州西湖操掛了,之後又沒有完全休息,所以昨天舊疾復發而更嚴重。
今天小白留在飯店療養,吹冷氣,MSN聊天。
傷殘等級:
1-酸,但是還可以撐。
2-痛,走走停停。
3-麻,開始哀號,走停停停…。
4-魂,不自覺拖步行走。
5-殘,骨肉分離。
小黑獨自一個人外出闖蕩,計畫到拙政園逛逛,在牡丹樓吃過早餐後打算搭公交車過去,但發現站牌才隔三站,那…就走過去囉!
如果昨天逛完虎丘還想逛博物館或拙政園的話,可以直接搭小船過來,不過聽說蠻貴的。

路過蘇州博物館,這真是一個好地方,而且不用任何證件即可免費領票參觀。

注意:不能攜帶有顏色的飲料入館,大概是怕飲料潑濺白牆造成難洗的污漬吧!
我忘記背包裡面有一瓶剛剛買的七喜,結果過X光機時被攔下來(大陸人多、奇人多,X光機也到處都有),不過保全看過是」無色」的之後也就放行了,到底是真的可以,還是保全馬虎我也搞不懂。
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先生設計,而且聽說是封刀之作。

迴廊採光超級棒。

主體建築物圍繞中庭水池,從池心仿古觀賞涼亭往外看,不管往哪一個角度,哪個片段,建築物就是美。

(販賣部有銷售博物館風景明信片,當時因為一張要8元而捨不得下手,到現在都還在扼腕)
池邊步道。

池塘錦鯉。

展覽廳這時展覽的我只對下面兩個有興趣:

小黑雖稱不上文藝青年,但最少還是有些許的美感,在這館區觀賞快1小時。

池塘邊竹林小徑。

剛剛在大廳往現在休息的竹林照。

蘇州博物館緊連的是太平天國忠王府,是全國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歷史建築物。

雖然之前因為文革的關係,所以很多文物都已毀損,可是阿共仔對於仿古與復原的工夫很了得,因此大部分的文物對我這門外漢都看不出來,但…這就漏餡了a國是簡體字。

太平天國這幾字真的有學問,查閱資料後發現除了「囯」字內為「王」外,其中「天」字的兩橫為上長下短「天」。
這面旗也是一樣。

主庭院。

四面廳。

古典戲台:是目前國內保存完好的室內古典戲台之一,跟寧波天一閣的戲臺皆是古典戲臺的典範。

雕刻精美細緻的木刻窗格。

因為太平天國忠王府是在拙政園舊址上興建的,因此出忠王府旁邊就是拙政園,蘇州博物館、忠王府、拙政園一條線,整段逛下來一天跑不掉,沒有斷腿也要腳殘(還好小白沒有來)。
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,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,如果時間不夠將蘇州名園逛一圈,就以拙政園位代表即可。

蘇州幾個大景區售票口都有很詳盡精美的地圖資訊,拿一份對照著走準沒錯,不然庭園造景小徑錯綜複雜很容易就迷路了。

蘇州園林講的是小巧精緻,而這一片荷花池算是小景中的大景了。

天泉亭:是一座重簷八角亭,出簷高挑,因為亭內有口古井,此井終年不涸,水質甘甜,因而被稱為「天泉」。

照片右邊是荷風四面亭,四面荷花三面柳,座落在池中小島,蓮花亭亭淨植,岸邊柳枝婆娑,亭中有抱柱聯:「四壁荷花三面柳,半潭秋水一房山」,春柳輕,夏荷艷,秋水明,冬山靜。s網路抄的,我又不是痞子蔡。

香洲:這可就經典囉!
這邊停歇20分鐘,來了三隊外面招攬的導遊,結果就有三種造型、由來說明!#@*#~

迴廊:偷聽路過的導遊說是所有園林中最長的(也不知道是否胡謅的)。

與誰同坐軒:內有蘇軾題詞「與誰同坐軒,明月清風我」,因為桌子、窗台、匾額…都是扇形的、所以又叫扇亭。

小飛虹:是蘇州園林中極為少見的廊橋。朱紅色橋欄倒映水中,水波粼粼宛若飛虹、是拙政園的經典景觀。ß也是網路抄的。

習慣真的很不好,每次看到路邊結實壘壘的的果樹,都有一種想要拔下來啃的衝動。

上次在新中橫啃路邊的野桃,酸到差點反胃。
裡面剛好有展示內地各城市的農村搭景,這個印象中好像是天津市政府展出的,可是我感覺很像閩南式的。

這位打掃的大姊很厲害,我看他一支拖把一桶水(髒了倒進旁邊水池,同一地點再裝一桶上來)搞定這建物大部分主體,低矮窗台、欄杆、休息座,以及水泥地板,想到前一個標示景點是公廁,害我都不敢坐下!

因為荷花季已過、好不容易看到一株完整、乾淨的花苞。

拙政園算是上海附近的重要景點,因此各國政要都會來這轉一轉,台灣的連爺爺來過兩次。

宋伯伯也有來。

因為拙政園非常大,而且古人總是喜歡看景生義,造出一大堆名稱,因此有很多景點是有看沒有懂,除了可以觀看官網的介紹外,還有網路上眾家高手的美圖。

獅子林在拙政園下一個路口,可是感覺外頭雜亂,而且接連看過留園和拙政園的庭園造景,似乎也沒啥興趣因此直接走人。

光是站在旁邊就可以聞到桃子的香味,忍不住買了兩顆。

一顆大約拳頭大小,兩顆只要3元(台幣約15元),比台灣的芭樂還便宜!

回程遇到和去程一樣的問題,站牌只有三站,所以又用走的回去,這樣來回總共省了2塊!
在這超級熱的天氣,我都搞不清楚是為了省錢,還是腳太賤。
回飯店第一件事就是宰了昨天辛苦抱回的西瓜。

超級甜~
已經對所謂的名菜失去信心了,所以晚上外帶開封菜當晚餐。

來內地這幾天,連同幾天後在上海發呆吃的冰淇淋,總共吃了4次開封菜,3次牡丹樓,頻率之高大約是我在台灣一整年的次數。
全站熱搜